您的位置 >> 新聞資訊 >> 行業(yè)新聞
周三發(fā)布的一份調查顯示,中國制造業(yè)狀況在10月份略有改善。新數據支持了這個看法: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最近幾周走向至少趨穩(wěn)。
匯豐銀行(HSBC)發(fā)布的采購經理指數(PMI)在10月份上升到49.1,這是三個月來最穩(wěn)固的結果,與9月份的記錄47.9相比,有明顯改善。該指數受到分析家們的密切關注,匯豐銀行的初估值為中國經濟每個月的走向提供了最早的洞悉。10月份數據的最終值將在11月1日發(fā)布,屆時由中國政府收集的另一項數據也將發(fā)布。
按圖放大
Aly Song/Reuters
中國制造業(yè)狀況在10月份出現改善。
相關文章
中國經濟放緩 美國出口商遭殃
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增速觸底企穩(wěn)
亞行看淡中國經濟前景
中國對刺激經濟出手謹慎
分析師稱,10月份PMI讀數的改善反映出北京采取的穩(wěn)步刺激措施正在發(fā)揮作用。最近幾個月來國外需求逐漸改善也有所幫助。比如,隨著圣誕季節(jié)訂單的到來,一項衡量新出口訂單的分類指數上升到五個月來的最高點47.3。
香港澳新銀行(Australia & New Zealand Bank)的經濟學家在一份研究紀要中寫道,10月份的PMI數據為“第四季度回升”提供了“積極信號”和“進一步的證據”。然而,盡管如此,10月份的數據依然低于50,這是增長和萎縮的分界點,說明參加調查的公司依然面對相當大的挑戰(zhàn)。
海外對中國出口需求低迷,加上去年北京采取措施放慢快速增長步伐、冷卻通貨膨脹和炙手可熱的房地產市場,已經減緩了今年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。特別是重要的房地產行業(yè)的狀況,依然讓一些分析家擔憂。他們擔心隨著2008年末到2009年中國政府推出的強大刺激計劃而匆匆上馬的很多開發(fā)項目最終會出問題。
越來越多人意識到未來的經濟增長可能會比過去的大為減弱,因此國際貨幣基金組織(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)和世界銀行都在本月初調低了對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期。
比如,IMF稱,它預計中國經濟今年的增長速度為7.8%,這個數字大大超過美國或歐洲的經濟長速,但比中國2011年的9.3%要低,比起2010年的10.4%則更低。
明年,IMF預測中國GDP的增長率為8.2%,也就是說,比今年略有回升,但不會回到全球金融危機爆發(fā)前的兩位數增長速度。9月份的近期經濟數據,以及匯豐銀行發(fā)布的10月份PMI指數都加強了這樣的觀點,既增長速度似乎已經趨穩(wěn),有可能在未來幾個月出現回升。
匯豐銀行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屈宏斌在一份研究紀要中寫道,由于最近一系列促進經濟發(fā)展的措施,“增長速度很可能已經觸底,并且將”在今年第四季度“開始逐漸回升”。
過去一年中,政府放松了銀行的借貸限制以鼓勵更多貸款,并且加快了對基礎設施工程的審批。今年6月和7月的兩次小幅降息也是為了促進增長。
但是,屈宏斌指出,持續(xù)的歐洲金融危機、以及迫在眉睫的美國財政懸崖的潛在風險,都意味著前景依然“充滿挑戰(zhàn)”。
經濟數據公司Markit也在周三發(fā)布了歐元區(qū)制造業(yè)和服務行業(yè)的購買經理指數,數據支持了屈宏斌的觀點:歐洲10月份數據的初估值為45.8,低于9月份的46.1,是40個月以來最低的,說明人們對略微回升的期望有誤。